延安北城十余里路处。

这里地势较高,远处山峦起伏。一些榆林树掩映中,可以看到倚山而建的几间窑洞。

在窑洞前面开阔地,一名身穿洗得有些发白军装的男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身材略显削瘦的他,这个时候正捧着一本书安静地看着。

他是延安防空前哨站站长姚卫兵。其实,他真正的身份是军统派到延安潜伏的特务,也就是肖天浩他们要找的代号为“银狐”的高级特务。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他以学生身份秘密地加入了南方游击队,后来在抗日未期又加入了八路军。由于他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色,回到延安之后,被上级派到这里担任防空前哨站站长。

由于防空前哨站工作的特殊性,姚卫兵在出入陕甘宁边区的时候,显得比较自由。这种自由给他探刺延安方面的情报提供了便利。

在刚潜入延安的第一年,姚卫兵做事小心谨慎,对于一般价值不高的情报他从来不碰。而且,在上级领导和同事面前,他总是给他们制造出一副个办事能力强,积极向上的好印象。

可是,在获取睡冰的信息以及山城报社地下党的名单之后,他成功地将情报传送给军统方面,最终获得了戴笠的嘉奖。此后的姚卫兵,野心也越来越大起来。

这一段时间,姚卫兵以对延安防空警报进行调研为由,带着同事上山下乡进行调查。在调研的过程中,他趁机对延安一些重要的军事目标以及工厂、学校、机关偷偷进行了观察。并将获取来的信息给记了下来。他的目的就是将这些重要的情报传达给军统,为以后国军进攻延安提供详细的数据。

为了配合他的行动,戴笠启动了“破冰行动”第二步。

前天晚上,姚卫兵接到了军统方面的电报。一支六人小组的潜伏小组已经秘密潜入了延安的杨子店镇的鲁记包子店。

他知道,这个潜伏小组是戴笠为他准备的。

“要不要给他们发电报呢?”

这时的姚卫兵在犹豫不决。眼里也闪过了一丝不安的神色。

因为,延安情报机关忽然间对情报来往传送保密工作的加强,让一向小心谨慎的他闻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前不久,延安方面给各个机关通知下来。要求对机关里的工作人员的藏书进行检查,表面上看是在清查出一些不健康的书籍,给延安营造一个晴朗的天空。但姚卫兵在工作人员的谈话中,他发现这一次的检查的重点是小说书籍。

这让敏感多疑的姚卫兵,忽然间怀疑这次的检查,是否与自己的密码本有关。尽管他已经将这本英文小说隐藏在一个密秘的地方。

想到这里,他抬头望了远外山林中的一座庙宇。

这座破败的庙宇里只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搬来这里之后,一有时间,他总爱走到庙里与这名老和尚谈谈心。有时,他也给庙里带去一些米和面。

经过这么一来二去,他和这名老和尚不仅混熟了,而且成了庙宇的常客。

有时,见天色晚了,老和尚就留姚卫兵在庙里吃饭过夜。

当然,他与老和尚谈心并不是为了诵经念佛。因为,在庙宇后院一个厢房的地窑里,有他藏下的这本重要的密码本。

而且,在破庙的后面。一颗老槐树下的树洞里,是他与军统派到延安潜伏的联络员的一个死信箱。虽然,他从来不跟这名潜伏的联络员见过面。但按照上级安排约定的时间,他总是在固定的时间到这棵槐树下去看一看,看是否有联络员提供给他的情报。

睡冰同志相关信息的情报,就是联络员通过这个死信箱传递给他的。

因为这里人烟稀少,这为他发报以及传送情报提供较为安全的环境。

这时,一个小男孩从窑洞里跑了出来。

“姚叔叔!我爸爸让我给你一个苹果。”

随着一个幼稚的叫声,这名年纪尚小的男孩跑过来将一个苹果递给姚卫兵。

“二娃子真乖!来,我们一人一半。”

姚卫兵用衣袖将苹果擦了一下,然后将扳成一半的苹果塞给怀中的小男孩。

“我不玩了,我要回去跟我爸爸报告。”

小男孩说着,便从姚卫兵怀里挣脱出来,向窑洞跑了过去。

看着二娃子跑去的身影,姚卫兵心里莫名地感到了一阵孤寂。

姚卫兵在山城也有妻子和父母。自己潜伏到共产党队伍的时候,家中妻子已经是怀胎三个多月。按时间推算,自己的小孩应该也有二娃子这般大了。

可是,到现在为止,他连自己小孩的名字都不知道。

刚到延安的时候,看到当地人民与军人鱼水相融、学校学生热火朝天的情形。他曾经有过一段时间陷入了彷徨和迷茫之中。

但经过内心的挣扎的和思考之后,最终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因为,他所有的坚持都是为了三民主义,是为了人民幸福的生活,也是为了国家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他现在还记得,自己在参加特务培训班上。戴笠曾跟学员们说过,你们都是党国的无名英雄。只要你们努力完成任务,凯旋归来。我保证在你们当中,一定会出现海军少将,甚至是中将一样的人物。

对于戴老话的话,他深信不疑。因为,戴笠一真是国民政府海军司令的热门竞选人物。

想起戴笠的话,他仿佛又找回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力量。

拍拍身上的灰尘,姚卫兵慢慢将书盖上,他从石头上站起来。

对于他来说,只要潜伏在解放区每一天,他都要戴着假面具过着煎熬人生活。只有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感觉到片刻的安静。

有时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总要看一会儿书或是和小孩子玩一玩,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美好的的享受。

走回了自己的房间,他将床头边桌子上的发报机打开。然后,将波段调到他熟悉的位置。不一会儿,指示灯也亮了起来。

他是防空前哨站的站长,电台由他个人保管,这给他发报给山城提供了机会。为了不被延安方面发觉,在每一次发报时,他总要偷偷将发报机带到树林里,甚至山沟里才敢开机。

由于他每一次的发报时间较短,而且又是经常换地点,这也让延安机关对他的监测显得比较困难。

他起身拿出笔和纸,将收到的密电码给记了下来。

姚卫兵知道,延安情报部门对收报是无法进行监测的,所以在收报时他是如此从容不迫。

将纸条放好,他走出窑洞门口舒了一口气。

现在时间还早。他必须等到下午时分才赶到庙里去。

对于密码本,他必须要小心谨慎。因为这时的延安,已经进入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之中。(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