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雪落城在巴尔古夫的管理之下越发向独裁主义靠拢,他的贴身大臣们也向巴尔古夫建议,目前只有将雪落城尽快脱离寡头统治,对玛尔斯·麦克韦恩大帝派遣到雪落城的议会议员进行一次大清洗,以确保在外患不断的情况下至少保证不会出现内忧。但巴尔古夫始终坚持保留议会的地位,他心里非常清楚,在雪落城即将陨落的时刻,决不能因为当前的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使雪落城率先处于“叛乱者”的地位。

尽管将雪落城转化为独裁统治会让巴尔古夫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雪落城的内忧外患,但这样做也会同时激起玛尔斯皇帝对自己的怨恨。其他的几位大领主也会以清剿叛贼为名,向雪落城发起进攻。

届时,雪落城将会变成一片火海。

巴尔古夫很了解这些大臣提出更换政体意见的原因。他们就想让雪落城陷入众矢之的的局面,在其他大领主率兵讨伐雪落城的时候,谁能拿下自己的脑袋,谁就会成为新领主的心腹之人,在雪落城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

一旦诸侯领地陷入战火,大臣们会率先内乱。巴尔古夫对自己城中的这些事情同样无力回天,他不能在什么都没发生之前就处死这些大臣们,但也不能对眼下即将发生的叛乱行为坐视不管。

在此危难之际,巴尔古夫决定首先安抚民心。他略微减少了用于镇压民间抵抗军的部队数量,并将这部分军队派去支援城防建设。民间抵抗军在城中压力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也逐渐发展壮大,他们在城中大肆宣扬“平民胜利论”,试图将整座城市里的平民都动员起来,推翻巴尔古夫的统治。

越是陷入破城危机,城防建设越是不能缩减开支,巴尔古夫以此为城中的最优先政策,将大部分负责城防建设的平民遣送回家,让自己的士兵去完成这项艰苦的工作。

大领主的这项决策很快引起了部队的不满,好在雪落城军阀体系尚不完善,大到将军小至民兵都没有完整的兵权,整支雪落城军队都由巴尔古夫一人掌控,才没有让雪落城的军队引起叛乱。

显而易见,这项决策获得了民间的一致好评。民间抵抗军的宣传越发无法得到呼应,最终,在无法得到新鲜血液的情况下,民间抵抗军这群农民起义军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出现了争权夺利的内乱。在一场内战斗争中,民间抵抗军几乎全灭,而战后剩下的幸存者,则全部被巴尔古夫“及时赶到”的军队屠杀。

“乌合之众永远也无法翻起巨浪。”在完成对民间抵抗军的大清剿后,巴尔古夫在议会会议上说出了这句经典名言。而这句话依巴尔古夫的要求,被刻在了雪落城市中心的纪念碑上。

但巴尔古夫非常清楚,眼前自己只解决了雪落城最小的危机。他所无法理解的威胁,正在雪落城悄悄地生根发芽。很快,战火的种子就将长成参天大树。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